君子守正,才能元亨利貞-元亨利貞最早在什么里被解釋成君子四德
《易經(jīng)·乾卦》的總爻辭是:“元亨利貞”。而在《文言》中對此四字的解釋是:“元者,善之長也;亨者,嘉之會(huì)也;利者,義之和也;貞者,事之干也。君子體仁,足以長人;嘉會(huì),足以合禮;利物,足以和義;貞固,足以干事。君子行此四者,故曰:乾,元亨利貞。”
這句話的意思是:“人生若想元滿,就要做到仁與善;若想亨通完美,就要做到合禮;若想無往而不利,就要做到和義;若想貞正,就要做到正干。能做到這四點(diǎn)的君子,必然會(huì)‘元亨利貞!’必然會(huì)‘自天佑之,吉,無不
君子有三樂,指的是?君子有三樂,是哪三樂_1
【原文】
孟子曰:“君子有三樂,而王天下不與存焉。父母俱存,兄弟無故,一樂也;仰不愧于天,俯不怍于人,二樂也;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,三樂也。君子有三樂,而王天下不與存焉。”
【譯文】
孟子說:“君子有三大快樂,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。父母健在,兄弟平安,這是第一大快樂;上不愧對于天,下不愧對于人,這是第二大快樂;得到天下優(yōu)秀的人才進(jìn)行教育,這是第三大快樂。君子有三大快樂,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。”
【讀解】
一樂家庭平安,二樂心地坦然,三樂教書育人。
朱熹《集注》引林氏的話說:‘此三樂者,一系于天,一系于人,其可以自致者,惟不愧不作而已。”
也就是說,一樂取決于天意,三樂取決于他人,只有第二種快樂才完全取決于自身。因此,我們努力爭取的也在這第二種快樂,因?yàn)樗菍儆凇扒髣t得之,舍則失之,是求有益于得也,求在我者也”的范圍,而不是“求之有道,得之有命,是求無益于得也,求在外者也”的東西。
“俯仰終宇宙,不樂復(fù)何如?”(陶淵明)
作為教書先生,孟子還有“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’的快樂。如果我們不是教書先生,那除了一樂家庭平安,二樂心地坦然之外,還該三樂什么呢?或者,時(shí)代進(jìn)化了,還有沒有四樂、
- 上一篇:卡戴珊大姐與男友-與卡戴珊同行第十八 [2024-09-19]
- 下一篇:君子慎獨(dú)高人慎眾 只此一生 莫要-君子慎獨(dú)全文-君子慎獨(dú)高人慎眾 只此一生 莫要-君子慎獨(dú)全文 [2024-09-19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