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義凜然的歷史人物故事-歷史上的俠義之士-大義凜然的歷史人物故事-歷史上的俠義之士
1919年被捕,陳的潛意識里有“坐牢情結”,因為在他看來,仗劍拯民于水火,就得“出了研究室就入,出了就入研究室”。
俠義風有一件事讓頗感意外。當時自陳入獄后,全國各階層各行各業營救成為全國性的浪潮。有兩個站出來,讓沒有想到。這兩個人是反對白話文的桐城派古文家馬通伯、姚叔節,均思想守舊,當初恨不得刨陳的祖墳,而此刻卻為他說話。認為陳“所著言論或不無迂直之處。然其學問人品亦尚為士林所推許”。
若干年后,胡適還記得這件事,他在一封給的信里寫道:“在那反對白話文學最激烈的空氣里,居然有幾個古文老輩肯出名保你,這個社會還勉強夠得上一個‘人的社會’,還有一點人味兒!
兩位老先生雖然抱殘守缺,關鍵時刻,還是有些俠士義氣。正是這種俠士義氣,才讓人們看到黑暗社會里尚有一線光明,正因為“一點人味兒”,社會還是“人的社會”。
葉公超,著名外交家,恃才傲物。魯迅逝世后,他通宵達旦地讀完了魯迅作品。雖不認同魯迅的雜文,但十分欣賞魯迅的散文和小說。于是,他寫就兩篇長文《關于非戰士的魯迅》和《魯迅》,極力褒揚魯迅,認為其超越胡適和徐志摩遠矣。這引起胡適的嫉妒和不快,胡對葉說:“魯迅生前吐痰都不會吐到你頭上,你為什么寫那么長的文章捧他?”葉公超板著面孔告訴胡適:“人歸人,文章歸文章,不能因人而否定其文學的成就!
葉公超與胡適是好友,而與魯迅沒有一點交集。葉能夠拋開投桃報李的小圈子,說真話,實屬難得。
劉師培屬古文學派,崔適屬今文學派,上課時互相攻擊對方,毫不留情。湊巧的是,兩個人在北大任教時,正好住在對門,兩人相見,并不分外眼紅。每次都恭謙客氣地互稱對方先生,鞠躬作揖,禮讓有加。
后人認為,這比“君子絕交,不出惡聲”更有風度和雅量。
時期,正是“城頭變幻大王旗”的時代,真夠黑的?墒,俠義之風,猶如點點光亮,難說點亮黑暗,至少給黑暗撕開了幾道小口子,讓人感覺還是生活在“人的社會”里。
注:
(1879年—1942年),原名慶同,官名乾生,字仲甫,號實庵,安徽懷寧(今安慶)人。中國近現代史上偉大的者,偉大的家與改革家,偉大的主義者,偉大的啟蒙思想家。他是新文化運動的發起者,是20世紀中國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的倡導者;是五四運動的總司令,是五四運動的思想指導者;是主義的積極傳播者;是中國最重要的創始人;是中國第一代領導集體的最主要的領導人;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上第一個深刻總結、反思蘇聯和建設經驗、教
- 上一篇:大義滅親是一種扭曲的正義-大義滅親的意思-大義滅親是一種扭曲的正義-大義滅親的意思 [2024-05-22]
- 下一篇:北宋帝姬在金國-宋朝公主叫什么-北宋帝姬在金國-宋朝公主叫什么 [2024-05-14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