包拯墓挖掘后尸骨-包拯遺骨被挖出來后_1-包拯墓挖掘后尸骨-包拯遺骨被挖出來后_1
1973年,安徽合肥為了改善當地經濟情況,要建立一個鋼鐵廠因此,需要動土遷墓園。而正是因為要遷移這些墓園,考古人員才無意間發現了一個天大的秘密——包公的家族墓園。
確定了是包公的家族墓園后,專家們開始犯愁了,因為在這個墓園內,竟有21個一樣的墓葬。
考古人員仔細對比后發現,在這21個墓葬中,其中有一個很小很不起眼的墓葬,(外表看非常的簡陋,基本沒有什么陪葬)為了一探究竟,考古人員決定從這個最小的去入手。
這不開棺還好,打開后里面擺放的竟然是一口珍惜無比的金絲楠木棺槨(一般皇族人員才有這個資格用的,說明了包公的地位很高)根據經驗和直覺,這些考古人員認為,這口棺槨很可能就是包公的。
果然,考古人員又發現了一塊寫著宋樞密副使贈禮部尚書孝肅包公的墓銘。為了更加確信,考古人員在取得一些成分檢驗后,數據顯示,這就是一位40歲左右的男子,再加上墓葬中發現的12時神傭等文物,最終,考古學家們確定該墓葬就是一代清官包拯的墓葬!
可能有人會質疑這小小的棺槨怎么可能是包拯的呢?因此人們對包拯墓葬一直有所爭論。有人說,包拯替天行道,不懼權威,是人們的好官,這樣的人死后就應該厚葬。也有人說,包拯為民,只求心安理得,不求大富大貴,只要能造福于百姓就好,至于葬身之處,簡單操辦就好,同時也許是包拯的選擇。
但無論如何墓葬,都絲毫影響不了大清官包拯在我們心中鐵面無私,剛正不阿的形象。你們
包拯破了哪些案?包拯巧斷案
包拯在京都開封當了府尹,京都治安大為好轉,百姓高興,但地痞流氓們卻懷恨在心,伺機搗亂。
一天晚上,有兩個流氓在一條街上放起了火,瘋狂的火浪向四周擴散,無數的火舌不住地盤旋上升,把京城的上空照得火紅一片。
包公帶領一班公差正在街上巡視,見此情景,馬上分頭召集百姓放火。不一會兒,人們一個個挑著水桶來了。失火處有兩個巷子,一個叫甜水巷,
一個叫苦水巷。人群中忽然有人問:“挑甜水巷的水,還是挑苦水巷的水?”
另一個高叫道:“甜水巷的水甜,苦水巷的水苦,救火當然用苦水巷的水。”
人們正在慌亂之中,也顧不得細想,跟著那一問一答的人涌向苦水巷。頓時,巷子被人塞滿了,哪里還能挑出什么水來?
包公對兩個公差說:“把剛才一問一答的兩個抓起來!”那兩人被抓來后大喊冤枉。包公對人們說:“這兩個就是放火犯!你們上當了。這里留下一半人挑苦水,另一半人到甜水巷去挑甜水救火!”
一會兒,人們分別從甜水巷、苦水巷挑來水,救滅了火,就涌到開封府去看包公審理縱火犯。那兩人經不住包公三問,就露了馬腳,最后不得不老實招供了縱火的事實。
押下犯人后,有人問包公說:“大人,您怎么在剛才救人時就已經知道他們是縱火犯呢?”
包公答道:“救火是十萬火急的事,怎么挑水還分什么甜水、苦水呢?可他們一問一答,居然就把慌亂之中的人們都引到了苦水巷,這不是有意要讓火越燒越旺嗎?所以,由此我斷定他們的問話是事先編排好的。再說,這兩個人很面熟,當時我一想,對了,他們的父兄曾被我判過刑,看來對我是懷恨在心,因此有破壞社會治安、與我過不去的動機。憑這兩點,我斷定他們是縱火犯。一審問下來,果真如此。這可叫做玩火自焚吧!”
旁聽的人都覺得包公推斷得合
- 上一篇:北宋大文豪是誰-北宋著名詩人美食家-北宋大文豪是誰-北宋著名詩人美食家 [2024-05-14]
- 下一篇:包拯都鍘過哪些人-包拯時期是誰做的宰相-包拯都鍘過哪些人-包拯時期是誰做的宰相 [2024-05-12]